危害症状
玉米钻心虫又称箭杆虫,是玉米螟的俗称,可危害玉米的叶片、茎秆、雄穗和雌穗等多个部位。低龄幼虫主要危害叶片,叶片被害后,在叶片上留下一行行横排的孔洞,3龄以上幼虫开始咬食花丝、钻蛀茎秆和果穗,花丝被害后,影响果穗授粉,出现花粒,钻入果穗内还可咬食籽粒,造成籽粒缺损,发生霉烂,污染果穗,造成产量降低,品质下降。4龄以上害虫,开始钻蛀茎秆,茎秆被害后,影响植株生长,容易发生茎折,雄穗被害后,花粉量减少,影响授粉,果穗容易出现花粒,从而造成减产。
发生规律
玉米螟一年发生1~6代,自南向北发生代数逐渐减少,黄淮海地区一年发生3代左右。第一代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,主要危害春播玉米,第二代发生在7月中旬,主要危害夏玉米的叶片和茎秆和春玉米的果穗,第三代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,主要危害玉米的雄穗和果穗,最后老熟幼虫在秸秆、穗轴或根茬中越冬,第二年春季,当温度适宜时,再次化蛹、羽化。
防治的最佳时期
玉米螟发生代数多,危害时间长,危害部位多,由于玉米螟3龄以前,以危害心叶为主,也就是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,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,因此,一定要在玉米螟3龄以前开始防治,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。
防治方法
(1)秸秆还田: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秸秆、穗轴和根茬内越冬,玉米收获后,将秸秆粉碎后还田,可消灭大部分越冬的幼虫,降低越冬基数,减轻次年的发生程度。
(2)丢心防治: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螟的低龄幼虫期,主要集中在心叶危害,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丢心防治,每亩可用0.4%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400克,进行丢心,丢心防治虽然费工费时,但持效期长,防治效果好。
(3)生物防治:对于甜玉米、糯玉米等鲜食玉米品种,可利用赤眼蜂进行防治,赤眼蜂将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内吸收其营养,致使玉米螟卵破坏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,以消灭玉米螟虫卵来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。对人、畜、作物安全,对环境无污染,又不伤害天敌,是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措施。
(4)喷药防治:在玉米大喇叭口期,玉米吐丝期,也是玉米螟的发生初期,可用20%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,或5.7%甲维盐水分散粒剂5克,或1.8%阿维菌素10毫升等药剂,兑水30公斤进行喷药防治,每10天喷一次,连喷2次。也可达到控制玉米螟的目的。
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农业实用技术,欢迎加入“睢阳农科服务圈”进行咨询